奇谈资讯网

  1. 网站首页 > 谈天说地 >

公历和农历的区别(日历公历和农历的区别)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公历和农历的区别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公历和农历的区别以及日历公历和农历的区别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阴历和阳历分别是怎么回事
  2. 人们常说的阴历、农历、阳历、公历如何区分到底有什么意义
  3. 公历和农历相差几天
  4. 公历和农历区别,计算为什么不一样
  5. 农历和阴历有什么区别
  6. 为什么用公历不用农历
  7. 公元和公历的区别

阴历和阳历分别是怎么回事

阴历是太阴历简称,阳历是太阳历简称。我国使用的农历是阴阳合历。现行的世界通用的公历,是从古埃及太阳历改造而来。我国在夏朝时就有夏历,就是现在我国人还在使用的农历一一太阴历,太阳历合历一一把太阴历和太阳历二者配合起来用的历法就叫阴阳合历,我国夏朝时有了。其最大特点是运用节气历给阴历设置闰月办法。

阴历是以月亮运行规律而制是的历法,以朔望月为基本单位,古时主要有夏历,古希腊历,伊斯兰教历,并非我国独有。阴历依据月相变化周期来制定,比较直现,容易掌握,为人所先用。我国先人把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称为一个“朔望月”,初一就是月朔,月圆为望,从塑到望是前半月,从望到朔是后半月。从朔到望再到朔,为阴历一个月,阴历重在月,反映的是月相变化,月变规律。月变周期长得测定用时29天12时44分3秒。但日要计整不计零,所以设置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会有一年七个大月出现,一年十二个月,是354天或355天,闰月有十三个月,384天,闰月无中气,十九年必七闰。由于日计整不什零,十五月亮既会十四圆,也会十六圆。

阳历是以太阳运行规律而制定的历法,古埃及就有太阳历,后古罗马的恺撒大帝主持修改了古埃及太阳历,再后来罗马教皇格列再次修改,便形成现在通行的公历。现行的公历是一年12个月,1、3、5、7、8、1O、12月为大月31天,2、4、6、9、11月为小月3O天,2月特殊,平年28天,闰年29天,4年一闰,能用4除尽的为闰年。太阳运行年周期365天5小时48分46秒,天数计整,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我国先人通过土圭测日影法制定了太阳历,也叫节气历,用节气的形式表现太阳运行状况,运行特点,运行规律。先测定“二分”,“二至”,再到“四立”,再及其他。我国先人在夏朝时,就懂得观察日月运行,掌握其中规律而制定阴阳历,并找到合历而用的办法。阴阳历年日差11天左右,于是就让阴历置闰月,并形成19年7闰,使阴阳历年日差在一定年限内平衡协调一致,不会出现节气在阴历来看太离谱的现象。

人们常说的阴历、农历、阳历、公历如何区分到底有什么意义

公历阳历是一样的,最少的每月28天,30天,最多31天,月亮月圆不定时候。比阴历早。农历就是阴历,每月29天一30天。三年两闰月,月亮十五圆,24节气,农村人生日按阴历算。元宵节,中秋节,春节等等按阴历算。

公历和农历相差几天

农历和阳历少则差20几天,多则差1个半月

没有精确的相差多少天这一说,每年都不一样。公历一年有365天或者是366天。而农历一年有354天或355天,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公历的一年是365天,是按地球绕太阳转一周为一年计算的。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多一点

公历和农历区别,计算为什么不一样

公动的计算与大月小月

地球绕日一周需要365日6小时9分9秒,叫做“恒星年"。太阳通过近地点绕黄道向东行一周,再回到近地点,需经过365日6小时13分48秒,称作“近点年"。太阳从春分点,按黄道向东走一周,又回到春分点,经过365日5小时48分46秒,称为“回归年",也叫“岁实"。因二分点(春分点和秋分点)每年沿黄道向西逆行约50秒,因此回归年比恒星年短,少22分23秒,叫做岁差。这三种年的时间不同,欲使每年的节气,寒暑不变,因此取回归年为制历之年。

公历是以地球绕日运行一周,即一个回归年作为一年的历法。一个回归年相当于四季循环一周,同二十四节气完全一致。因此,阳历的制订主要考虑的是如何使公历的历年尽可能地接近回归年,这样的公历才能与四季和节气相符合。一个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日,即365日5时48分46秒,它的长度不是日的整数倍。因此,公历的历年有两种长度,一是小于回归年,定为365日,叫做平年,一是大于回归年,定为366日,叫做闰年。还要合理设置闰年,解决“几年一闰"的问题。一个回归年的零数为5时48分46秒,大约积累四年就将近一日,所“四年一闰"较为合理。但4个回归年的零数积累在一起,为23时15分4秒,还不足一日,尚差44分56秒。因此,“四年一闰",年限一久,历年与回归年就要逐渐产生差距,每400年就将相差3日。为此,每400年必须少闰3次。凡一般公元年数能用4整除的年份为闰年,但公元年数尾数二位为零者,如1600,17O0,180O,1900,2OOO等,能用40O整除时,才能定为闰年。这样每4O0年就可少闺3次,设置97个闰年。

公历每年分12个月,每月的天数不相同,大月31天,小月30天,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公历的一个月,与月球的运行无关,只是将一年分为十二段,失去月的意义。

除2月份有平年闰年之分外,每年各月的天数均一定,7月以前,单月31天,双月30天,7月以后,双月31天,单月3O天。为了记忆方便,有歌诀如下:一三五七八十腊,每逢此月全是大。四六九冬三十天,唯有二月二十八。每逢四年闰一日,一定准在二月加。(冬,即十一月。腊,即十二月。)

农历的计算

月球运行的轨道叫做白道。白道与黄道同是天体上的两大圆,在5度9分处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年所需的时间,叫做“恒星月"。当月球绕地球时,地球因公转而位置也有变动,总前进27度多,而月球每日行13度15分,因此月球自合朔开始绕地球一周,又回到合朔,实际需要29日12小时44分2秒8,叫做“朔望月"。人们常说的一月,指的是朔望月。

因每月的天数不能有小数,因此农历的一个月为29日或30日,大月3O日,小月29日。每个月从合朔之日开始,即朔日为初一日。农历的日期表示着一定的月相,即初一是朔,即新月。十五,十六或十七是满月,即望。初七,初八是上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是下弦月等。每年以立春之朔日为一年的开始。

地球绕太阳一周所用的时间等于月球所用时间的12,3倍,因为一年中月数的设置不能有小数,所以一年12个月仅有354日,与一年的实际时间相比约多了11日,累积至三年时余33日,故每三年须设一个闰月,但仍余有3日或4日,再过两年,共余25日或26月,可再设一个闰月。平均计算得每19年须设7个闰月。以有节无气的月为闰月,有闰月的年为闰年,闰年有13个月,平年则有12个月。

农历和阴历有什么区别

农历与阴历是有区别的。农历与阴历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阴历是区别于阳历而言的,农历就是既包含了阳历又包含了阴历的一种混合历法。农历里有阴历内容,但更多的是阳历内容,阴历就是阴历,单纯许多,是不包含阳历的,这一点,有些人总弄不明白。

阴历就太阴历,太阴指月亮,即是以月亮运行规律而制是的一种历法。阴历是以朔望月为基本单位的,重在月,在体现月亮的运行特点,依据月亮运行规律而定朔望,朔就是月初一,望就是月中月圆之十五。阴历体现月亮运行规律,使人知道月亮朔望圆缺盈亏过程特点。月亮朔望一次用时为29天又12时44分,因日要计整不可计余,所以阴历设定大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廿九天,如一年定十二月,会有可能有7个大月,一年不是354天就是355天,闰月就有十三个月,会有384天。阴历只体现了月亮的运行规律特点,是体现不了寒暑冷热四季变化的。

阳历就是太阳历,以太阳运行规律特点而制定的一种历法。阳历重在年,体现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交替,寒暑冷热变化。我国农历中使用的二十四节气,就是依据观测太阳的这一运行规律特点而设立制定的。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运行规律特点,见证春夏秋冬交替和寒暑冷热变化,与阴历无关。由于太阳一个回归年用时需要365天又约四分一天,所以平年阳历365天,闰年则366天,4年一闰,一年分12个月,月大31天,月小3O天,后经儒略等人改造,变成了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2月有特例。

因阳历阴历同为12个月一年,年日差有11天之多,想要阴阳历混合同用,就要有迁就,于是阴历就采用闰月法,并形成19年7闰定例,使阴阳历年日差持平,即阴历19年加7个闰月后天数基本与阳历19年日天数相等,差也仅一天。从阳历阴历看,阳历作用大于阴历。我国古时是阴阳并重的,又习惯了阴历有错觉,以为阴历重于阳历,更以为阴历就是农历,这都是对阴阳历法没有足够认知所致。其实阴历仅体现了月亮朔望盈亏而已,要反映四季交替,冷热寒暑变化就要看阳历。二十四节气制定就以太阳运行规律特点而定的,安排农事,就要看节气着阳历为准,所以有农历说法,实际农历就是一种阴阳合历。有人认为阴历就是农历,是不准确的,农历里有阴历,但体现更多的是阳历,阴历只是农历是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农历更多的反映了阳历持点。

为什么用公历不用农历

虽然,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确实将格里高利历传入中国,但是起初只是作为一种参考历法。民国时期才正式开始使用格里高利历。最主要的原因是规律简单并且更利于很多行业。

首先介绍一下农历和阳历的区别。

历法呢,大致分为三种:阳历、阴历、阴阳历。历法被人类发明出来就是为了计日,所以过一天就是一日。又由于公转,太阳每天正午高度角还有日出日落时间都不一样,同时也导致气候变化,这个变化的周期就是365天,以这个周期作为一年就是阳历。但是毕竟365天也是很长的,记起来很麻烦,然后人们发现一年大概有十二个月相变化周期,于是把一年大致的分为了十二份,每一份就是一月。四大文明古国的埃及用的就是阳历。

而有些文明并不是以太阳的周期来拟定历法,比如古印度。人们通过观察月相的变化,发现周期大概是29.5天,于是以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月。而四季轮回大概是12个月,以此为一年。这是阴历(阴指月亮)

但是我们会发现阴历的一个月比阳历的一个月短,所以阴历计年的话,时间长了并不能与季节对应,这对于印度这种时候长年相对炎热,四季不是特别分明,一年的耕种期相对较长的印度文明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对于主要在夏季耕种,四季较为分明的文明就有些不便。于是一些文明在阴历的基础上置闰,每隔几年增加一个闰月,以保证与季节大致对的上,比如古巴比伦和古代中国文明。这种历法叫阴阳历。

公历和农历的区别(日历公历和农历的区别)

然而仅仅让历法与四季基本对应还是不行,中国古代是农耕文明,农业是排首位的,对于农民来说,在没有发生极端天气的正常年份,最好有个提前就知道该会有什么样的气候该不该耕种收获的精确的计日法,而不是等到了季节适合的时候已经来不及耕种。于是人们将太阳运行的周期也就是365天等分成12份,每份间的节点是一个节气,每两个节气中间是一个中气,合起来称为二十四节气。由于这种阴阳历更利于农耕,所以又称之为“农历”。

在中国古代都是中央集权,一来防止一些流言,二来是加强官方对农业养殖业等的控制,所以很多朝代民间不准私自进行天文观测以及历法制定,如有被发现都是重罪。所以都是政府制定历法,再公布给平民百姓。中国现行的公历是十九年置七闰,一百月五十三大月,具体哪个月置闰是根据月中有无中气决定,规律十分复杂。对于历法严格控制的中央集权,就算规律再复杂有专门的人来负责就行,而当农业养殖业不再由政府严格控制的时候,进行农耕的农民就需要对历法有一定的了解。这种时候规律相对简单好记的阳历就顺理成章的被推行了。

历法是为了计日计年,所以肯定是要以更加方便还有精确为主,当大家都在用同一种历法的时候我也用相同的是最方便的选择,对于国家间国家内的各种交流都很为方便。所以秦始皇统一后会统一历法,并且以后的各个朝代变更尽量不对历法进行大的变更,只是一些精确度上的调整,都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而现在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在使用阳历,请问你怎么能够只有自己使用农历?闭关锁国么?我们用的阳历被称为公历,“公”是什么意思?

另外,很多人总是觉得我们用了阳历是因为国家不够强大只能用西方人的历法。这个不能简单的这么说。历法这东西是在不断的演化的,归根结底是对地球运行的更加精确的描述,就像科学定律,可以是某个国家的人发明的,但是不是属于某一个国家的东西。我们使用公历并不是因为向西方列强屈服的表现。

公元和公历的区别

公元的意思是公历纪元,是根据耶稣的诞生年进行划分的,耶稣诞生之前的日期为公元前,而耶稣诞生后的日期称为公元后,每十年称作一个年代,每一百年称作一个世纪,我国从1949年正式规定采用公元纪年,同时保留农历纪年法。

公历又叫做阳历(西历、新历、国历),与阴历相对。中国的阴历,又称农历(夏历、旧历、皇历),也称太阴历。农历的一年是354天,是按照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计算的。农历的一年有时是12个月,有时是13个月。

有闰月的年份是13个月。公历的一年是365天,是按地球绕太阳转一周为一年计算的。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多一点。阳历(一年365天)比阴历(一年354天)每年多出11天多,为了避免阳历的月份与阴历的月份越拉越大,就用闰月来找补。

关于公历和农历的区别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本文链接:https://www.chaoduyl.com/shuotiandi/6c06d8dbabbde1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