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谈资讯网

  1. 网站首页 > 谈天说地 >

国别体史书(国别体史书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国别体史书,国别体史书有哪些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先秦时期属国别体史书的是哪两部
  2. 带国字的史书都是国别体吗
  3. 文言文中的国别体是什么意思
  4. 国别体和编年体的区别
  5. 国别体史书有哪些
  6. 三部有名的国别体史书
  7.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国别体史书、纪传体通史、纪传体断代史分别是什么

先秦时期属国别体史书的是哪两部

先秦时期属于国别体著作的是《国语》和《战国策》。

《国语》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国语》全书共二十一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个部分,《晋语》最多。记事时间,起自西周中期,下迄春秋战国之交,前后约五百年。《国语》按照一定顺序分国排列,在内容上偏重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书中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将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展现了出来,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战国策》一共有33卷,约12万字,作者不明,非一时一人之作。《战国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

带国字的史书都是国别体吗

国别体是以不同的国家为主体,分别记述同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国别体史书主要有《国语》、《战国策》《三国志》。

《国语》也被叫做《春秋外传》,或者《左氏外传》

文言文中的国别体是什么意思

“国别体”是一种史书文体。比如,按时间顺序写的文体叫“编年体”,按人物传记写的叫“纪传体”,按国家分类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的,就叫“国别体”。例如《战国策》,按国别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燕、赵、魏、韩、宋、卫、中山12国策,它就是“国别体”。

国别体和编年体的区别

1、体裁不同

纪传体是通过人物活动来反映历史,是由司马迁创建的一种史书体裁,以《史记》为起始;

编年体是以年代为线索来记述历史,以孔子修订的《春秋》为起始;

国别体是以国家为单位记述历史,以《国语》为起始,相传为春秋时期的史官左丘明撰写。

2、记述重点不同

纪传体是通过某一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活动,来反映当时的历史事件。也就是说,纪传体的重点是历史人物;

编年体的重点是时间,严格按照年、月、日来记述历史事件。具体就是在某年某月某日,发生了些什么样的事,有点类似于大事记;

国别体的重点是各个诸侯国,主要记录在某一个诸侯国中,相关人物的言行活动。

3、优劣势不同

纪传体记述的范围更广一些,有利于突出某些历史关键人物。但与此同时,往往会造成对某些历史人物的夸大;

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可以清晰地体现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还有彼此之间的关系。但却不能全貌展现某一历史事件,从而使某些关键的历史人物,淹没于浩瀚的历史长河;

国别体注重真实历史的记录,相对比较客观,但各家学说都有,思想主题会显得纷杂。而且因为以各个诸侯国为单位记述,有关国与国之间的历史事件,难免会重复记录。

国别体史书有哪些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

《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记,又称国记,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起自西周穆王,讫于战国初年的鲁悼公,分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的历史。

它最初的记录者可能是各国的史官,在春秋战国之际由晋国的史官编纂成书。

《国语》的记事比《春秋》详细生动的多,也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

西汉后期的刘向校理群书,加以整理,去其重复,得33篇,按国别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12国策,定名为《战国策》。

晋陈寿《三国志》记载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国别体史书(国别体史书有哪些)

三部有名的国别体史书

《国语》、《战国策》、《三国志》。

《国语》中国第一部国别史为《国语》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国别体史书、纪传体通史、纪传体断代史分别是什么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国别体史书、纪传体通史、纪传体断代史分别是:

1、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

2、国语:

《国语》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的一部国别体著作。宋代以来,包括康有为在内的多位学者怀疑是战国或汉后的学者托名春秋时期各国史官记录的原始材料整理编辑而成的。该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西征犬戎,下至智伯被灭。

3、史记: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4、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汉朝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其中《汉书》八表由班固之妹班昭补写而成,《汉书》天文志由班固弟子马续补写而成。

扩展资料:

司马光在编修《资治通鉴》时,不仅妥善地将纪传体揉入编年体中,使纪传之详细与编年之简明结合起来,我国古代编年体史书因按年纪事,故没有篇目,不作目录,只是以年检索。

司马光突破这种旧例,分三部分将年表、帝纪、历法、天象、目录、举要及索引集于一块,开创了编年体史书多功能目录的新体例,使《资治通鉴》更臻于完善,将中国的历史编纂推进到了新的水平上。

司马光对《资治通鉴》文献整理思想,文献整理模式及方法,不仅结出了丰硕成果,丰富了中国古典文献学理论,而且对文献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本文链接:https://www.chaoduyl.com/shuotiandi/83564610f23e26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