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谈资讯网

  1. 网站首页 > 我会生活 >

西安事变简介(张学良为什么要发动兵谏)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西安事变简介的一些知识点,和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西安事变的经过和结果,张学良为什么要发动兵谏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深度解说西安事变
  2. 华清宫西安事变资料
  3. 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西安事变的经过和结果,张学良为什么要发动兵谏
  4. 西安事变什么意思
  5. 西安事变的路线和事件
  6. 西安事变过程
  7. 西安事变是哪一年呢

深度解说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为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善“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依然在西安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

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六项主张,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奠定了基础。

华清宫西安事变资料

1936年双12事变张学良扬虎臣举行兵渐的所在地。

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西安事变的经过和结果,张学良为什么要发动兵谏

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结果:经过中共代表团斡旋,蒋介石被迫答应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12月25日,蒋介石被释放。

原因: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强敌虎视眈眈,蒋介石却坚持“攘外必先安内”。

如此,国民党军队最大的任务就是:消灭红军。

1936年年底,张学良和杨虎城屡次力劝蒋介石抗日,但力劝未果,张学良和杨虎城悍然发动了“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简介(张学良为什么要发动兵谏)

西安事变什么意思

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兵谏)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西安事变的路线和事件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发生及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达成一致抗日的新阶段,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路线,实际就是指政策或者性质。事件,就是历史上或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大事情。

西安事变过程

1936年12月12日,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的东北领袖张学良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的西北领袖杨虎城为了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临潼华清池发动了兵谏,扣留了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介石,时称“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是哪一年呢

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提出抗日救国八项政治主张,逼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六项主张,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奠定了基础。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关于西安事变简介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本文链接:https://www.chaoduyl.com/huishenghuo/7f2245a80433843a.html